“我觸網賣蝸牛前后將近10年了,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月19日,江蘇響水縣中蝸白玉蝸牛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劉寬生,接受我們采訪時,快人快語,直言不諱。
今年56歲的劉寬生,雖然有著高中文化,但肚里的“文水”,經過幾十年生活的蕩滌,早已沒有多少“真材實料”了。加上現(xiàn)在接觸的是互聯(lián)網這個新生事物,讓他上網,他一點信心也沒有。
劉寬生說,“2009年,當我的蝸牛養(yǎng)殖從庭院經濟、家庭作坊到小有規(guī)模,我比較厭倦坐車、腿跑和當面洽談的傳統(tǒng)銷售方式時,在外地務工的兒子提醒我搞網上銷售。當時,我一片茫然?!眲捝f,網絡,是什么呀,是虛擬的世界,兩不見面。做生意,涉及到錢的問題,點鼠標打漢字說賬號,能算數(shù)嗎?
第二年春節(jié),兒子務工回來過節(jié)。買了電腦,手把手地教他上網。并按照流程申請賬戶,租用攤位,繳納費用,成功地在阿里巴巴做了個“1688”的蝸牛產品批發(fā)攤位。隨后,他又陸續(xù)在百度、一呼百應、慧聯(lián)和相關的農業(yè)和農產品銷售網站上占據(jù)一席之地。
就這樣,一個農村大老粗,一個在村子里租地養(yǎng)殖蝸牛的漢子,堂而皇之地進入了電子商務領域。
老劉說,他的產品大多是活體產品,其經營方式只能是在線上洽談,線下交易。網上談好了要貨質量、數(shù)量、價格,并告訴對方行車路線。然后,客戶乘車或開車前來拿貨交易。交貨,付款,走人。比自己外出兜售,吆喝,省錢,省事,省心多上若干倍。
2013年,劉寬生的蝸牛凍肉產品上市之后,也是大量地在網上銷售。那真是賺了錢,省了心。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劉寬生在網上談生意、做銷售,雖然給他帶來很多便利。但有些煩心事,也讓他如臘月天喝冷水,點點在心。他說,2011年的一天,他突然接到湖北省一個陌生電話,自稱自己是湖北省軍轉干部,在網上看到劉寬生的蝸牛凍肉產品,準備購買40噸,給老干部發(fā)福利。并且給劉的賬號上打了10萬元訂金,讓老劉給他匯3萬元讓他疏通關系上打點打點。老劉立即在手機銀行上查看,果然有10萬元這筆錢。但是,想提現(xiàn),無法提取。精明的老劉,靈機一動給朋友打了電話,朋友告訴他,這是詐騙行為,你現(xiàn)在看到賬上的錢,幾小時后,就撤回去了。好在他多了個心眼,要不然就上騙子的當了。
2018年,老劉的蝸牛養(yǎng)殖,僅僅在網上銷售就獲得了近200萬元的收入。結束采訪時,老劉感慨地說,網絡便利,網上精彩,但我在網上經歷的事情也很多,有的事情,讓我今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