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補充蛋白質
常說“會吃豆勝過會吃肉”。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大豆中蛋白質含量約為22%~37%,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類蛋白質缺乏的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
降低高血壓發(fā)生風險
《心臟病學》發(fā)表的一篇綜述指出,國人特定的飲食習慣或能為降低高血壓發(fā)生風險帶來益處。比如,我們通常在飲食中習慣吃大量大豆。2020年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入≥125克豆制品的人與每天攝入<125克的人相比,高血壓的發(fā)生風險降低了27%。
緩解更年期不適
豆?jié){含的異黃酮,其結構比較接近雌激素,也可以結合雌激素受體,發(fā)揮雌激素樣作用。在更年期時,女性適當地飲用豆?jié){,或有助于緩解更年期的各種不適。
吃豆可以補鉀和鈣
豆類是含鉀“大戶”。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每100克含鉀高達800毫克以上。
此外,吃豆制品也有一定的補鈣效果,不過不同的豆制品不一樣。比如,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豆腐腦中,北豆腐鈣含量最高。
延伸閱讀
這4類“豆腐”不含“豆”
有些食品雖然叫豆腐,但大豆含量很少,甚至不含豆。
杏仁豆腐:杏仁、糖、鮮奶
杏仁豆腐雖然有豆腐的口感,但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者是奶精做成,沒有一點黃豆,而且糖分較高。
日本豆腐:雞蛋、水、鹽
日本豆腐口感潤滑,但看配料表,其實是由雞蛋、水和鹽構成,也完全不含黃豆。因為含鹽量高,高血壓人群應少吃。
魚豆腐:魚漿、淀粉、糖、鹽、油
魚豆腐雖然叫豆腐,其實成分是以魚漿為主,配料是淀粉、糖、鹽、油,而黃豆只占很少的一點。
千葉豆腐:大豆分離蛋白、油、鹽
這種“豆腐”主要配料是大豆分離蛋白,這種蛋白在分離的過程中脂肪磷脂等生物活性的成分都被洗脫掉了,有些商家為了口感會添加不少的油和鹽。(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