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團西村、團東村和團勝村的農田里,戴著草帽的工人,正頂著烈日駕駛著插秧機,聚精會神地進行著機插作業(yè)。插秧機所過之處,留下一行行嫩綠秧苗。
7月5日,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fā)生決口,讓這片土地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洪澇災害。湖南省岳陽市災后第一時間搶農時、復生產,筑起防治洪澇及次生災害的堅強“堤壩”。
搶時播種,全力以“復”
前不久,華容縣治河渡鎮(zhèn)集中育秧大棚區(qū)里,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郁郁蔥蔥的秧苗裝車,運往團洲垸,準備移栽復耕。
大堤決口時,復耕工作就已經被當地列入了規(guī)劃。華容縣從所轄范圍內5個鄉(xiāng)鎮(zhèn)緊急調運種子,組織多個育秧大戶啟動了培育秧苗的工作。只待團洲垸農田排水、清淤、除草、深耕、施肥等一系列生產自救完成后,第一時間對恢復播種條件的農田開展搶插晚稻。首批秧苗在7月28日完成栽插。
華容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魏文芳介紹,政府為受災農戶免費提供秧苗,并幫其耕田插秧。8月3日前,他們已在團西、團勝、團東三個村播種3000畝水稻。
華容縣農業(yè)農村局種植業(yè)管理股副股長陳浩則表示,搶栽主要通過早稻品種翻秋種植方式,以機插秧模式移栽。這大大提高了移栽效率,使農民有望在95天左右獲得糧食收成。
大澇之后,旱情概率常常顯著增加。為了未雨綢繆,當地還著力恢復和維護水利設施,提前布局抗旱減災工作,嚴防澇旱急轉?!敖涍^周密計算,垸內將保留1300多萬立方米水作為生產用水,主要分布在溝渠、水塘和水田中?!焙鲜≡狸柺腥A容縣團洲垸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華容縣政協(xié)主席張大宏說。
此外,華容縣農業(yè)農村局還先后制定了《華容縣團洲垸農業(yè)生產救災方案》《團洲垸蓄漬洪區(qū)漁業(yè)集中捕撈方案》,調集水稻種子120噸、玉米種子1噸、蔬菜種子600公斤,播種水稻機插秧24萬盤,為當地第一時間恢復農業(yè)生產提供充足的農資保障。據介紹,下一步,當地將根據生產季節(jié)變化和退水區(qū)域的實際情況,組織農戶種植芥菜、油菜等農作物,盡快恢復團洲垸農業(yè)生產。
科技助農,黃桃豐收
7月31日,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白寺村人來人往,福壽山黃桃采摘開園儀式正在這里舉行。采摘、搬運、分揀、裝箱、發(fā)貨……果農們穿梭于茂密的桃林間,忙得不亦樂乎。“我們的黃桃口感脆甜,售價每斤6至12元不等,平均每天能售出近5噸。”當地怡豐生態(tài)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長根說。
6月底7月初,因連續(xù)暴雨肆虐,平江縣災情尤為嚴重。災情發(fā)生后,湖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湖南省科技特派員劉雙清,第一時間帶團隊趕赴桃園,指導農場開溝排水,減少積水對桃樹的損害,并對可能感染病害的桃樹開展綠色防控。
專家團隊指導開展的一系列科學及時的田間管理措施和預防措施,避免了桃園可能面臨的天災損失?!拔覀円阎鸩竭M入災后全面重建階段。我們重點關注受災耕地‘能復盡復’、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優(yōu)化‘能調盡調’,全力實施農業(yè)生產自救,努力把洪澇災害對農業(yè)農村農民的影響降到最低,也力爭助力全市耕地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痹狸柺修r業(yè)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黎朝暉說。
為助力縣市區(qū)農業(yè)生產恢復,增加農民、農企復產信心,岳陽市委人才辦、岳陽市科技局組織號召科技專家服務團、100多名科技特派員奔赴災情一線。
各級農技專家或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或通過線上答疑解惑,用多維度動態(tài)服務方式助力受災農戶開展高質量生產自救。
“我要抓緊清理、消毒、剪枝、除果,并重新種上西紅柿,等待第二輪豐收。”臨湘市江南鎮(zhèn)蔬菜大戶張滿林說。(俞慧友)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