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某網紅面包店一款售價128元的“黑山吐司”面包登上熱搜。與此同時,廣州某網紅面包店外也排起了長隊。店內的面包幾乎沒有10元以下的標價,結賬時也要排隊,有些消費者買上三五個面包總價就超過了百元。在上海,某日本品牌的日式生吐司更是高達98元/條,在開業(yè)時還因限量發(fā)售曾被“黃牛”熱炒至300元/條。
近年來,貴價網紅面包店在全國多城迅速擴張,均價60元以上的新一波高端烘焙品牌快速在一二線城市擴張。貴價面包雖然引發(fā)部分消費者吐槽,但也有年輕消費者心甘情愿為其買單,為了吃到一塊貴價網紅面包,甚至不惜排隊搶購。
但“面包刺客”真的全是消費者在排隊嗎?在二手平臺上,網紅面包“黃?!迸抨牬徱殉僧a業(yè)鏈,有人出價30—60元不等。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讓年輕消費者心甘情愿排隊購買“面包刺客”,主要是品牌拿捏年輕消費者這種“搶不到才珍貴”的心理。同時,這些網紅面包名稱大量采用外語直譯或自造詞,帶來的理解門檻自動提升“高級感”。比如,有品牌16.9元一片的面包,名字叫“歐坦得酵醒系列切片歐包”,還有的面包名稱是“巧克力堅果夾心巴布卡面包”。
不僅如此,法國 AOP黃油、日本宇治抹茶、比利時進口酸面團……貴價烘焙店通過使用“進口原料”和“手作現烤”的工藝凸顯面包的品質,讓消費者心甘情愿為稀缺性買單。
此外,貴價面包的社交屬性也被無限放大。面包不再只是食物,更是社交貨幣,消費者為拍照分享而購買,為獲得一種“圈層認同”而付費。在門店開業(yè)后,品牌還會通過限時、限購等策略營造精品稀缺感,吸引消費者主動付費。
B&C聯合創(chuàng)始人張曼就曾在公開場合提到,品牌目標群體主要是15—35歲的年輕消費群體,包括Z世代、新銳白領、精英媽媽等,這些群體注重個人 IP和消費品位,對高顏值和社交屬性有較高需求。
那么,貴價烘焙店能活多久?美團數據顯示,我國烘焙門店平均存活時長32個月,有58%的門店在2年內倒閉,只有24%的烘焙店能活4年以上。
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貴價烘焙店往往位于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商場,每個月租金動輒上百萬元。貴價面包店推崇的“手作現烤”模式更是進一步推高人工成本,一家店每月的人工支出或高達10萬元。
有分析認為,貴價面包的未來,不僅取決于能否平衡成本與品質,更需解決產品創(chuàng)新、消費習慣培育、供應鏈效率等深層問題。如果無法突破這些桎梏,當前的火熱景象,或許只是又一輪“曇花一現”的行業(yè)輪回。
中國特許經營與連鎖經營領域專家李維華認為,餐飲行業(yè)有句行話叫作“餐飲不看前三月”,即在品牌營業(yè)初期,門店通常會策劃各種促銷活動來吸引顧客,而顧客也會因為嘗鮮的心態(tài)前來光顧。這一時期,商家和顧客之間處于一個蜜月期。但是三個月后,他們是否愿意再次光顧形成復購,才是驗證商家真正經營實力的時刻。(秋月白)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