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最負盛名的品種,被譽為“茶中之王”,母樹生長在武夷山景區(qū)九龍窠內(nèi)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于1992年開始大紅袍無性繁殖研究,1994年取得成功,使得原來的“朝堂貢茶”終于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首次對外公布大紅袍無性繁殖檔案。
檔案顯示,從各種指標測試和毛茶審評結(jié)果看,無性繁殖大紅袍和原始大紅袍之間,從鮮葉到毛茶雖有細微差異,但基本上是一致的,亦是正常的。無性繁殖大紅袍基本上保持母株的優(yōu)良特性,通過栽培管理條件的改進和初制工藝上的摸索完善,可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效果。這一成就,讓更多的世人能欣賞和品嘗到大紅袍,更好地發(fā)揮其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熊慎端)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