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各州陸續(xù)開放“戶外用餐”后,舊金山部分華人終于“鼓起勇氣”到餐廳戶外用餐,“真是好吃,跟外帶回家后再吃實在不能比。但是,太久沒在外吃飯了,感覺好像有那么一點點怪怪的?!?/font>

?Eric數(shù)個月以來第一次在餐廳用餐,雖然是戶外,但依然非常開心。(美國《世界日報》/李榮 攝)
住在舊金山佛利蒙的Eric Hsu說,從3月被要求居家避疫之后,剛開始全家盡量都是在家吃飯;之后偶爾選購餐館外賣回家吃,這幾個月來都還沒有真正在餐廳吃飯。
他說,家中有兩個很小的小孩,居家又是顧娃、又要上班,已經(jīng)很難兼顧,更何況還得自己煮飯,因此偶爾外帶。不過說實話,外賣食物常沒有當場在餐廳享用來得美味,很多菜色要剛出爐才好吃。
逐步重啟、開放戶外用餐后,Eric并沒有第一時間就上餐廳吃飯。等了幾周,在一次出游后,看到餐廳的戶外用餐區(qū)沒人,便帶著老婆與小孩坐下來吃飯,“剛坐下來感覺是有點奇怪,不太真實,因為太久沒在外面吃飯了。不過當場吃到龍蝦三明治時,還是非常開心的?!彼f,餐廳對于戶外供餐已經(jīng)有一定的經(jīng)驗,服務(wù)算是穩(wěn)健,跟以往去外面吃飯坐在戶外沒有很大的不同,只是服務(wù)生都戴著口罩。
另一位近來已坐在戶外用餐三次的張宗辰也說,在餐廳用餐還是“比較有外出吃飯的感覺”。他說,看到不少人是刻意打扮前往用餐,“還有盛裝來約會的,可見很多人還是需要在外面吃飯、換個心情?!?/font>
他表示,疫情后第一次戶外用餐是有點不習慣,因為原本都戴著口罩,吃飯時拿掉,吃完飯又戴上,感覺不太適應。另外就是以前餐廳只能外帶時,很多餐廳只讓顧客在外頭點餐,現(xiàn)在開放戶外用餐后,一些餐廳會開放客人進去餐廳點菜,或者讓顧客使用洗手間,“似乎一步一步,往以前的生活邁進。”(李榮)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