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鴻運端上做好的菜。李文航攝
媽媽做的紅燒肉、熱氣騰騰的麻辣紅油火鍋、鮮美的海鮮……春運正當時,外出工作的人們紛紛開始自己的返鄉(xiāng)之旅。很多人在路上就開始期盼那份久違的家的味道,不管回家的路上是臥鋪還是硬座,都希望在回家的列車上就能吃上一頓熱乎可口的旅餐。
在重慶西開往北京西的Z96/5次列車上,有這樣一位90后炊事員——嚴鴻運,他用心服務春運12年,細心為旅客準備豐富的餐食,為大家的歸途增添“溫度”。
今年的春運Z96/5次列車上依然有著他忙碌的身影。
嚴洪運正在備菜。李文航攝
1月12日11點30分,重慶西站臺??康腪96次列車上,嚴鴻運正忙著為即將上車的旅客準備豐富的餐食,清洗肉蔬、切菜、蒸米飯……雖然忙碌,他卻樂此不疲,準備好一切,嚴鴻運等待著旅客到來。
臨近中午,陸陸續(xù)續(xù)有旅客到餐車用餐。
“嚴師傅,一份辣子雞、一份回鍋肉、一份土豆絲,顧客要求辣子雞味道重一點?!?/p>
“好的?!?/p>
嚴鴻運提前準備好的食材。李文航攝
旁邊的助手報完菜單,嚴鴻運就手腳麻利地開始配菜。提前準備妥帖,讓嚴鴻運十分鐘就能為旅客呈上一桌豐盛的家鄉(xiāng)美食。
“旅客來餐車點餐,除了滿足胃,更多的是想提前感受家里的味道。所以配菜要快,出菜更要快。”這是嚴鴻運在心里給自己定的準則。
不僅如此,在忙完午餐和晚餐后,當列車深夜運行,車廂里的旅客已漸漸進入夢鄉(xiāng)時,嚴鴻運依舊忙碌著:“我得為乘客們準備清晨的早餐。”
剛出鍋的菜色香味俱全。李文航攝
簡單的早餐粥,卻蘊含著嚴鴻運的用心堅守。他提前準備好餐料,有條不紊地洗米、泡米、熬粥、備菜、肉沫肉絲上漿。他會在熬粥之前先把米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在水燒至沸騰時將米下鍋,等再次沸騰后轉(zhuǎn)文火慢燉30分鐘,這樣保證更好的“出稠”,讓粥熱氣騰騰,色澤鮮亮,顆粒飽滿。
在嚴鴻運看來,列車是一個流動的家,旅客來自五湖四海,口味不同。所以,無論是食材的搭配還是烹飪的方式,每一份餐食他都用心對待。
嚴鴻運和同事在討論食材的配比。李文航攝
“我會順應每一個不同時節(jié),為旅客們準備當季的佳肴。也時常和同事們一起鉆研列車沿途各站的風俗人情,根據(jù)來往旅客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餐食方案,滿足各地旅客的用餐需求?!眹励欉\說。
“春節(jié)是人們回家團圓的日子,雖然今年除夕因為工作還是不能回家陪伴父母,可父母卻說:‘兒子你長大了,知道一份工作的責任,我們很為你高興,家里很好,你就放心工作,等春運忙完再回家團年。’父母的支持和車廂里回鄉(xiāng)旅客的笑臉,能為他們的回家路帶去家鄉(xiāng)的味道,我也感到很幸福,只要有心,哪里都是年。”嚴鴻運說道。(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