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進入熱銷季,不少市民喜歡生吃或燉湯食用,但近期,“荸薺不能生吃”話題登上熱搜,引得一些人不解:經(jīng)常吃的荸薺居然不能生吃?對此,廈門醫(yī)生提醒,因寄生蟲容易附著在荸薺表面,最好去皮煮熟后食用。
多數(shù)人不知生吃荸薺有風險
有人稱從小到大都當水果生吃
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相關(guān)熱搜看到,許多人對“荸薺不能生吃”的說法議論紛紛,直呼這是顛覆性的“冷知識”。不少人稱自己從小到大都是削皮當水果直接生吃,還有人用牙齒啃皮直接吃的。有網(wǎng)友表示,生吃的荸薺口感更鮮嫩,煮熟后口感就變了;還有人表示,從來都不知道荸薺還可以煮著吃。
對于生吃荸薺容易感染寄生蟲的說法,一些廈門市民也抱有疑惑:“寄生蟲不是大多集中在肉類、海鮮上嗎?荸薺這類植物為什么也有呢?”
還有人認為,可以用鹽水給荸薺消毒,簡單泡一下就可以正常食用了。
鹽水不能驅(qū)蟲
荸薺需去皮煮透食用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聯(lián)系了廈門市中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李蕙為市民答疑。
“荸薺本身沒有毒,生吃風險主要是因為它的外皮容易附著寄生蟲?!崩钷ソ榻B,荸薺富含淀粉,并含有蛋白質(zhì)和較高磷元素,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稱。但因為荸薺是水生植物,種植的水田里可能存在姜片蟲的囊蚴,一般會附著在荸薺表面,當人們用牙啃荸薺皮或者生吃荸薺時,幼蟲就會進入人體、寄生在小腸并發(fā)育為成蟲,導致姜片蟲病。如果荸薺生長的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生吃還可能發(fā)生急性胃腸道傳染病。
“有人會心存僥幸,覺得生吃荸薺沒什么事。但實際上感染姜片蟲有潛伏期,有的感染可能1至3個月才會發(fā)作?!崩钷ソ榻B,若感染姜片蟲,輕者沒有明顯癥狀,嚴重感染時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甚至還會引發(fā)腸梗阻,兒童感染后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發(fā)育,少數(shù)患者還會吐出蟲體。對此,李蕙建議,若生吃荸薺的患者長期存在上腹痛等癥狀,應盡快到醫(yī)院就診。
那么,用鹽水浸泡驅(qū)蟲是否可行?李蕙表示,鹽水浸泡并不能殺死姜片蟲,但姜片蟲囊蚴不耐高熱,因此建議將荸薺去皮洗凈煮熟后再食用。除了荸薺,還有菱角、茭白、蓮藕等水生植物容易附著姜片蟲,同樣不建議生吃,應煮熟后再食用。
另外,很多人家里一刀多用,給荸薺削皮可能會接觸到寄生蟲或蟲卵,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李蕙建議,處理食材時應注意生熟分開,菜刀和砧板等器物用完后應及時清洗,可用開水燙煮或暴曬。(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