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口感細膩滑爽,且?guī)юば裕胸S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秋冬食補,山藥是很多人的選擇食材之一。
山藥的營養(yǎng)價值
山藥屬于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zhì)。新鮮山藥蛋白質(zhì)和脂肪含量不高,尤其脂肪含量非常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為12.4g/100g,山藥的鉀含量也還不錯,為213mg/100g,是紅薯的近2.5倍。另外,山藥還含有山藥多糖、膽甾醇、麥角甾醇、油菜甾醇、β-谷甾醇、多酚氧化酶、植酸及皂苷等多種活性成分。
山藥如何挑選
摸表皮。用來炒菜的話口感脆脆的山藥比較適合,煮湯的話使用軟糯的山藥更好,在購買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山藥的外觀,表皮光滑的吃起來口感比較脆,而有些山藥表面彎曲,外表皮凹凸不平,麻點比較多,毛須比較旺盛,這種山藥口感綿軟。
掂重量。差不多大小的山藥選重量重一些的,這樣的山藥密度高、緊實度好,營養(yǎng)價值更高。
看斷口。新鮮的山藥切開后是白色的,汁液也比較黏,如果是有變色說明可能沒有那么新鮮了。
看根須。根須多的山藥往往比較新鮮,隨著儲存時間延長,根須會慢慢干燥脫落。
烹飪小技巧
去皮小技巧:山藥宜去皮食用,以免產(chǎn)生麻、刺等口感。少數(shù)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fā)癢,處理山藥時應(yīng)避免直接接觸。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應(yīng)多洗幾遍手,或者涂少量食醋。
如何讓山藥不脫手:山藥在剝皮之后,表面的黏液使其變得很滑,切成想要的形狀時難以抓牢,可在雙手上涂些鹽,再拿山藥的時候就不會滑了。
防止褐變小竅門:山藥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fā)黑。
山藥的食用方法
山藥炒木耳。山藥200克,黑木耳100g,青椒適量。黑木耳用溫水泡發(fā)后洗凈撕小朵,鍋中放水燒開,放入黑木耳焯水2分鐘,撈出瀝干;山藥去皮,洗凈切片,青椒切絲;鍋中放油燒熱,下入山藥煸炒片刻,加入少量水,蓋蓋燒2分鐘,放入黑木耳,放入青椒,翻炒1分鐘,加適量鹽、料酒、白糖調(diào)味。
藍莓山藥泥。山藥300克,藍莓醬60克,鮮牛奶、白砂糖少許。將山藥洗干凈,切段;放入蒸鍋中,蒸60分鐘取出;將蒸熟的山藥去皮并壓成泥;加入鮮牛奶、白砂糖少許攪拌均勻后,將山藥泥放置模具中,塑形;擺盤,淋上藍莓醬即可。
山藥或山藥片茶。取山藥50克、枸杞10克煎水代茶飲,或取山藥片50克、紅茶50克煎水代茶飲。
注意事項
一是山藥中的淀粉含量較高,胸腹脹滿、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
二是山藥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堿,少數(shù)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fā)癢,處理山藥時應(yīng)避免直接接觸。
三是切記不宜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