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對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要注意保持適度的濕度和肥力?!?0月22日,走進位于平羅縣寶豐鎮(zhèn)的盛如意菌草(寧夏)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菌草種植基地,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級農藝師周興德向寶豐村務工村民趙興芳講解菌草種植技術?!凹议T口就業(yè),不僅有了穩(wěn)定收入,還能學習到先進技術?!壁w興芳在這里工作3年,成為一名管理者,同時帶動村里10余名村民在該公司務工增收。
在寶豐村,過去只要提起張家灘的農業(yè)種植情況,村民們就直搖頭,原因是這里1000余畝土地鹽漬化嚴重,農民種地辛苦一年下來,收入還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掙得多。
2021年,該公司由林占熺教授介紹并由石嘴山市政府引進至寶豐鎮(zhèn)后,該村村集體經濟發(fā)展迎來轉機。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毅介紹,2022年,村集體通過向該公司流轉50余畝集體土地、出租村集體荒地64畝,獲益375萬元;106戶農民將承包地1200畝流轉給企業(yè)建設菌草基地,年收益60萬元;村集體依托該企業(yè)提供銷售渠道便利,爭取閩寧協(xié)作資金、鄉(xiāng)村振興銜接資金2200萬元,建設溫室大棚60棟,帶動周邊群眾種植菌草1600畝,蹚出一條土地盤活增值、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走進寶豐村菌菇種植示范產業(yè)園,推開菌棚大門,菌香撲面而來。村民們正在裝棒、卸棒、打孔、上架……現(xiàn)場一片忙碌景象。“村上種植的香菇菌肉肥厚嫩白、味微甜而鮮美,根本不愁賣!棚內正在采摘,棚外收購的客商貨車已經排隊等待了?!眲展ご迕耨R鳳娟說,她每年在村上大棚基本打滿10個月工,能掙到3萬元。
如今,該村通過“黨支部+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探索建立“菌草種植—菌種篩選培育—菌棒加工—菌菇種植—菌菇分選銷售”一體化的全產業(yè)鏈條,有效帶動村集體收入和群眾收入“雙增長”。2023年,村集體收入超過100萬元,200余名農民就近務工,實現(xiàn)戶均增收2萬元。(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