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做凍米糕、磨豆腐、做甜酒釀……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乾元中心小學里歡聲陣陣,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化身“農(nóng)民伯伯”,親身感受了一回勞作的快樂。
“三個手指頭捏住根部往下插,每個秧苗間隔十厘米左右……”操場旁,學生們正光著腳丫,學著農(nóng)民伯伯的樣子,彎腰插著秧。不遠處,一群學生正圍著土灶臺制作凍米糕,一人負責燒柴火,一人拿著大鏟子有模有樣地炒著。
校園另一側,還有不少學生正忙著和石磨“作戰(zhàn)”。浸泡了一夜的黃豆,在大家的努力下變成了香醇的豆?jié){和彈嫩的豆腐。附近還有“叫賣”甜酒釀、酒釀布丁的。據(jù)學生說,制作甜酒釀的大米正是他們?nèi)ツ暧H手種下的。
這些有趣的活動,都是乾元中心小學“耕讀尚美”精品課程中的一環(huán)。學校通過勞作活動以及課堂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好的感受節(jié)氣的意義以及農(nóng)耕文化的內(nèi)涵。
活動還有幸邀請到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原系主任,國際水稻研究所中國辦事處原主任、首席科學家湯圣祥博士,手把手指導孩子們插秧勞作。
在乾元中心小學的校園里,處處都是農(nóng)耕文化的影子。除了師生們親手種下的茄子、西瓜、辣椒等一系列農(nóng)作物外,校園里還養(yǎng)了雞、鴨、鵝、羊等,聽說前不久還產(chǎn)下了一只羊寶寶,可把學生們都高興壞了。
在課堂中貫穿耕讀,在課堂外實踐耕讀。據(jù)了解,乾元中心小學目前已推出“耕讀四季”“耕讀童游”“耕讀問稻”等項目式課程,接下來教師團隊將投身“耕讀探菽”課程的探究學習中,帶領學生了解更多的農(nóng)作物,讓學生對農(nóng)耕文化有更為廣泛的了解。(朱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