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后,氣溫將繼續(xù)下降,早晚的寒意更濃了。同時,空氣也變得更加干燥,若是不注意保養(yǎng)的話,身體是很容易生病受傷的。家長要在孩子的飲食上多下點功夫,補充營養(yǎng)“吃好”尤為關(guān)鍵。比如,多吃甘甜、滋潤的食物,吃些酸性食物,多吃“根”菜等。
水果:鴨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yǎng)護作用。
柚子素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富含各種維生素,尤其含有大量維生素C,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柚子性寒,味甘、酸,具有健胃消食、潤肺、下氣消痰等作用。當(dāng)孩子消化不良時,可將適量的柚皮切絲與水同煮,代茶飲,起到消食開胃作用。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如果孩子口燥咽干,可以將其作為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還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鈣、磷、鐵等物質(zhì)十分豐富。常吃牛肉可以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的“好肉”,但每餐不可吃太多。
鴨肉很適合秋季吃,具有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適合給身體虛弱、時常上火或是大病初愈的孩子食用,滋補效果很棒。
蔬菜:白蘿卜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秋天孩子容易出現(xiàn)咳嗽、腸胃不適等癥狀,生吃白蘿卜可以止渴、清內(nèi)熱;熟食可消食健脾。
蓮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而且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zhì)、維生素、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能起到鎮(zhèn)心神、補心氣等作用。最佳吃法是蒸著吃,這樣營養(yǎng)損失最小。
菜花性平味甘,有健脾養(yǎng)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
干貨:銀耳是滋陰潤燥的飲食佳品。它有潤而不寒、甘而不膩、補而不滯的特性,正適合現(xiàn)在吃。
大棗具有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等功效,中醫(yī)也常用其治療一些病癥,它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除此之外,秋躁時節(jié)要把孩子的“重口味”給降下來,飲食清淡,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等,特別是生姜。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币饧春稇?yīng)多食用芝麻、糯米、蜂制品等柔潤食物,可以將這些食材熬粥,給孩子服用,保健防病的效果特別好。
寒露后,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于干燥,人體缺少水分。但是,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fù)面效應(yīng)。
在古代,有“朝朝飲水,晚晚蜜湯”的抗燥方法。也就是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少許食鹽,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蜂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的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引起的便秘,對孩子很適合。不過,晚上喝完蜂蜜水,一定要給孩子刷牙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