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青崗嶺鄉(xiāng)白沙村的村史館里,“脫貧致富帶頭人”劉正富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致敬詞這樣寫道:蘋果種植能手劉正富,扎根鄉(xiāng)土,用實干點燃希望,專注發(fā)展蘋果產業(yè),承包近40畝山地種植蘋果,畝產2000公斤左右。他還積極帶動當?shù)厝罕姺N植蘋果,免費提供果苗和技術,幫助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劉正富骨子里有股闖勁,年輕時雞鴨生意、洋芋生意都干過,善于捕捉商機。1983年,他盯上了村里那12畝無人問津的老蘋果園——200多棵“老弱病殘”的樹。別人避之不及,他卻雄心勃勃地承包下來,要把它們變成“搖錢樹”。他看中蘋果市場廣、耐儲運、樹長壽的特質。
然而,“馴服”蘋果樹并非易事。起初他憑一股蠻勁,除草澆水、修枝打藥,精心伺候,蘋果樹卻“不領情”:要么枝葉瘋長果子又小又酸,要么枝干挺拔卻掛果稀疏。秋風吹過,稀落的蘋果晃晃悠悠,仿佛在嘲笑他的夢想。一次次失敗激起了他的犟脾氣?!安粫蛯W!”他買來書籍,徹夜苦讀,還成了當?shù)亓謽I(yè)和草原科學研究所、蘋果協(xié)會的“??汀?,誠心求教專家。
三年苦學終見成效??茖W種植讓老樹煥發(fā)生機,劉正富成了當?shù)氐谝粋€“萬元戶”。嘗到甜頭,他順勢再承包近30畝山地,一干就是23年。風雨兼程中,他不斷鉆研,成功引進矮化密植技術。“這技術讓75%的營養(yǎng)都供給果子。”他自豪地介紹。樹不高,采光足,蘋果著色好、糖度高。他精心栽培的“紅富士”“紅露”等品種,個個酸甜適中、果香濃郁、色澤鮮艷、天然富硒,獨具“甜、香、脆、艷”特色,線上線下熱銷川黔滇,年產8萬公斤,春節(jié)前必售罄。年收入近30萬元的他,蓋起樓房、建了冷庫,開上了小汽車,成了遠近聞名的蘋果種植能手。
躺在碩果累累的果樹下休息,望著如繁星般閃耀枝頭的蘋果,劉正富陷入沉思:“個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幸福?!敝赂宦菲D辛,幫扶鄉(xiāng)親他卻無比豪爽。他利用白沙村地理優(yōu)勢,決心帶領全村人致富,引進優(yōu)質果苗免費送村民,手把手教技術;帶領鄉(xiāng)親外出取經,請專家田間授課。
有村民心疼疏果時摘掉小果次果,認為可惜。劉正富耐心開導:“不可因小失大。淘汰差的,才能讓好果吸收更多養(yǎng)分,贏得市場。劣質果,誰要?”他更分享“蘋果經”:“好果子,看顏值(果形、色澤)、品味道(糖酸比)、聞香味、嘗口感(脆度、水分),品質就是品牌?!?/p>
觀念更新如撥云見日。短短幾年,白沙村蘋果種植從幾十畝擴展到數(shù)百畝,年產值近500萬元,成了真正的“致富果”。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村里還創(chuàng)立“昭陽春”品牌。如今,白沙村近千畝蘋果林生機勃勃,“昭陽春”蘋果爭艷,30多戶戶均年收入超10萬元,日子節(jié)節(jié)高。(唐金龍 郜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