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城市居民的買菜方式發(fā)生了“顛覆性”變化。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在線消費等新興產業(yè)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上海本土互聯網企業(yè)“叮咚買菜”等異軍突起。“叮咚買菜”是怎么賣菜的?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家企業(yè)的一座前置倉。
云山路前置倉不算大,占地200多平方米,卻有1800多種菜品,被劃分為保鮮區(qū)、冷凍區(qū)、水產區(qū)等區(qū)域,蔬菜、肉類、水產、豆制品、奶制品、調味品等一應俱全。
倉庫內忙忙碌碌。4名分揀員的手持終端會收到客戶下單提示,他們按提示信息選取海鮮、肉類、蔬菜,打包完成后交由12名騎手配送。
快,是生鮮配送行業(yè)的生命。下班前下單,到家后就能收到貨,這已經成為很多用戶的生活習慣。在“叮咚買菜”,從用戶下單到騎手出發(fā)配送,整個操作在3分鐘內完成。而從下單到菜品送到用戶手里,也僅需30分鐘左右?!岸_速I菜”已經在上海全市建成250多個前置倉,中心城區(qū)配送半徑為3公里,郊區(qū)為5公里。
“叮咚買菜”云山路前置倉站長張濤表示:“我們人員也在增加,就是確保我們能送達的時間。”
如何在訂單量增加的情況下保證菜品品質?記者看到,運送到前置倉的每一份菜品上都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掃描后即可看到上架日期、批次號、供應商等信息。記者掃描一盒雞蛋包裝上的二維碼,手機上立即出現了商品溯源信息:供應商為光明食品集團,上架日期為4月18日,還附有一張資質證書的掃描件。
配送過程也需要“細節(jié)控”。記者在水產區(qū)看到,有些水產配送箱自帶輸氧裝置,這是企業(yè)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進行的“土發(fā)明”。客戶下單買水產,有的要求把魚殺好洗凈,有的要求是活魚活蝦。有什么要求,就上什么裝備?!?/p>
“叮咚買菜”云山路前置倉站長 張濤:因為我們有強大的數據,它會評估你們每個店的高銷品和低銷品。
“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yè)將把促進消費的各項措施持續(xù)下去,幫助湖北等地區(qū)的農產品擴大銷路。(丁汀?楊有宗)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