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藍莓、草莓、榴蓮等水果紛紛傳出降價消息,部分品種價格對比去年同期甚至“腰斬”;不久前,“陽光玫瑰”和車厘子有序進入市場帶動價格持續(xù)走低,同樣備受關注。各地消費者能否加快實現(xiàn)“水果自由”?
看總量,果農是最大的功臣。原本號稱“水果皇后”的藍莓,經國內擴大種植后走進各級商超,價格不再“高冷”,更加香甜可人?!镑梓牍稀睆倪^去的稀罕水果,到如今引入大棚,建成產業(yè)園,一年四季供貨不斷,帶動多地經濟發(fā)展。被稱為“葡萄中的愛馬仕”的“陽光玫瑰”,從動輒百元降到幾十元甚至十幾元一斤,背后是國內超百萬畝的種植面積在“霸氣定價”。積極引種特色水果和外來品種,既鼓了果農的錢包,也滿足了食客的味蕾;果農和果商深度融合,產品標準化、規(guī)?;潭忍岣?,確保了單價降低、收益不減、質量更優(yōu)。
看來源,倉儲物流和冷鏈技術的發(fā)展,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損耗,讓部分“嬌貴”的水果得以跨越山海;電商和直播等新模式,更確保了優(yōu)質產品能夠精準對接到市場和消費者。廣州南沙港區(qū)已發(fā)展成為全國最大車厘子、榴蓮進口口岸,累計超過10萬噸車厘子在這里“集合”。我國是水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水果進口的“大戶”,綠色通道建立、準入條件放寬、通關便利化提高,這場“市場爭奪賽”讓進口鮮果更具性價比,也帶動全球水果生產國共享“甜蜜機遇”。
看結構,實現(xiàn)“水果自由”只是階段性目標,更要進一步追求“水果滿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體呈現(xiàn)質優(yōu)價廉的同時,不同品質水果的價格差異仍然存在,同樣是“降價”,有的品種是主動“讓利”,有的則是被動“跳水”。“寧咬仙桃一口,不食爛杏一筐”,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深刻影響著市場的競爭邏輯,仍需持續(xù)調整供給結構,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努力把優(yōu)質產品的價格“打下來”。此外,合理調控水果市場供給量,確保平價水果季節(jié)供應不間斷,最大限度減少惡劣天氣對水果售價的影響,也可降低種植和經營存在的風險,實現(xiàn)果農和消費者的共贏。
“水果降價”是短期的喜訊,是市場供求關系的正常調節(jié);“水果自由”“水果滿足”則是長期的追求,是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的共同期待。多措并舉保障各地消費者的“水果自由”,滿足多樣化的水果需求,也正是提振消費信心、激發(fā)經濟活力的有力舉措。(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