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雪過后,沒死秧就不錯了?!边|寧省凌源市宋杖子鎮(zhèn)平房村的蔬菜種植戶李長力指著棚內的黃瓜秧說,早上棚內溫度降至8℃-9℃,黃瓜也不生長,最大也就長到拇指粗,形成不了商品瓜。
針對這個情況,在現場指導的國家大宗蔬菜體系崗位專家孫周平表示,要加強溫室的蓄熱保溫,下午溫度較高時關閉保溫被,提高夜間溫度;打掉植株下部老葉,增加地面透光性,減少灌水,快速提高土壤溫度,同時疏花疏果、減少植株負擔、葉面施肥,盡快恢復植株長勢,有條件的可以用應急加熱設備。
12月20日,記者跟隨農業(yè)農村部派出的蔬菜專家指導組遼寧科技小分隊,來到主要日光溫室黃瓜和辣椒生產基地凌源市調研。受連續(xù)陰雪天氣和夜間持續(xù)低溫影響,日光溫室果菜類蔬菜受到一定的冷害。
此前,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與遼寧省氣象局已發(fā)出關于做好農業(yè)防范降雪降溫大風天氣的緊急通知,提前落實設施農業(y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因災損失。要求各地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加強生產、流通、消費等環(huán)節(jié)信息監(jiān)測,及時發(fā)布供求信息,指導農民適時采收成熟的農產品,努力保障市場供應??赡芤蚪笛е逻\輸受阻地區(qū),要適當增加“菜籃子”產品儲備品種、數量,大中城市完善應急保供生產、運銷主體名錄,提前做好供需對接、運力儲備,制定應急通行辦法、設計應急運輸線路等,做好速生葉菜等短生育期蔬菜種子調劑調運,提早安排應急保供蔬菜生產,確保蔬菜穩(wěn)定供應。
據了解,性能好的和使用新保溫被的日光溫室晚上最低氣溫8℃-10℃,性能差的老舊溫室5℃左右,尤其是土壤溫度偏低,作物遭受低溫凍害明顯。此外,蔬菜育苗場雖有應急加溫和二層保溫,一些秧苗還是存在莖葉發(fā)紫、生長緩慢現象;黃瓜葉片下垂、花打頂、化瓜、畸形果增多;辣椒落花落果、坐果率低。據統(tǒng)計,低溫導致最近10天的黃瓜和辣椒產量減少50%左右。
“在雨雪降溫天氣來臨之前,我們就向全市各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站發(fā)出通知,讓各村大棚戶提前做好防雪防低溫冷害凍害準備工作?!绷柙词惺卟嘶ɑ墚a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主任司海靜向記者介紹,通知強調要做好溫室大棚的防寒保溫工作和墻體加固工作,加強災后管理及病害預防和防治,并提出相關對應措施。
如何做好除雪工作,科技小分隊成員、國家大宗蔬菜體系遼西南綜合試驗站站長王國政說,要用專門或自制的除雪工具及時清除積雪,避免溫室前屋面立窗附近大量積雪。要對老舊溫室及時增加活動立柱進行加固整修,增強溫室和大棚等設施的承重能力。
記者在宋杖子鎮(zhèn)二十里堡村種植戶潘振友家大棚內看到他的溫室加設了支架?!按笈锊慌吕洌团聸]太陽,溫度低不可怕,但是下雪天沒有太陽連陰著三四天,溫室溫度上不來,秧子受到低溫冷害,好在沒凍死。”潘振友說,“但是低溫造成棚內的青椒生長受阻,地溫低也不敢澆水,產量受了影響,市場行情這么好卻供不上貨?!毖劭磧r格從每斤2元多漲到6元多,潘振友盼著過幾天氣溫能上來,青椒快快生長好上市。
下雪降溫增加了種植戶的成本,宋杖子鎮(zhèn)霖垚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姜杰告訴記者:“除雪就花了3000元,連著陰天光不夠,每天需要打六七個補光燈,50瓦的燈每個棚有60盞,一小時就要用3度電,算下來11個棚要花100多元?!?/p>
10年以上老舊日光溫室的采光蓄熱性能不佳,溫室溫度不好,影響蔬菜生長,而且空間小、不能滿足機械化作業(yè)要求,導致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低下。從實際情況看,大部分老舊設施受制于前后溫室間距小,而無法在原址上拓寬增高,難以實現宜機化和高效利用土地目標。
對此,孫周平建議改造提升老舊設施農業(yè),針對目前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要以宜機化為目標,采取設施園區(qū)整體規(guī)劃重建、拆多建少(如原有三棟日光溫室,拆除中間一座,前后溫室向中間延伸擴大空間)、改進設施結構(如日光溫室跨度可以從老舊溫室的7-8米增加到10-12米)等改造模式,全面提升設施宜機化水平和生產效能。
受本輪強寒潮天氣的影響,部分溫室作物有冷害現象,極個別出現凍害,遼寧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提前20多天進入強寒冷天氣管理階段。(耿哲文 于險峰 張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