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天高云淡,正是中稻成熟收割的時節(jié),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qū)峨橋鎮(zhèn)的1500畝“蕪湖大米”核心種植區(qū)域也迎來豐收場景。 10月16日,筆者在現場看到,多輛收割機、拖拉機忙碌著,空氣中彌漫著稻香,令人心曠神怡。
今年,“蕪湖大米”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峨橋鎮(zhèn)浮山腳下作為全市核心種植基地,共有種植面積1500畝。 “蕪湖大米”還成功申請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最近天氣晴好,“蕪湖大米”已經成熟,進入收割期。 “我們追求水稻品質,產量不是很高,每畝800-900斤,但是口感好,種植過程令人放心。”蕪湖響水澗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聯國說。
蕪湖市農委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蕪湖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素有“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也曾是四大米市之一,“蕪湖大米”品牌振興也是為了重拾歷史輝煌。同時,種植“蕪湖大米”能有效帶動農民增收,也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大米的需求。(李賈?陳可)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