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下中暑事件頻發(fā),這成為夏季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人體的體溫可能異常升高且難以降低,出汗加劇,導致人體生理功能紊亂,進而引發(fā)中暑癥狀。
中暑癥狀的出現(xiàn),伴隨體內水分、電解質的大量流失。其中,電解質是指能夠在體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的物質,包括鈉、鉀、氯等。它們在體內發(fā)揮著如維持酸堿平衡、傳遞神經(jīng)信號、調節(jié)肌肉收縮等關鍵作用,對維護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為重要。當人體大量流失電解質時,就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癥狀,包括口渴、乏力、頭暈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心跳加快等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面對中暑后體液的大量流失,許多人首先會傾向于大量飲用白開水,然而專家指出,這一做法存在著誤區(qū):單純依賴白開水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海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強調,單純大量補水而不補充電解質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fā)水中毒。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汪友平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在電解質大量流失后,短時間內大量飲用白開水(純凈水)可能導致稀釋性低鈉低鉀。因此,他建議適當補充含有鈉、鉀等電解質的飲料,以緩解電解質失衡。
夏季高溫預防中暑,及時補充電解質很關鍵
高溫天氣出汗過多,人體容易丟失電解質,加之長時間的戶外暴露或高強度運動后,可能會加重電解質失衡,最終導致中暑。此時,科學補水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關注水分的補充,更要重視補充電解質。
那么,應該如何科學、有效地補充電解質呢?
一、規(guī)律飲食,從日常飲食中獲得電解質補給
在沒有大量體液流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從日常飲食中自然攝取所需的電解質。蘋果、香蕉、菠菜、黃瓜等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而肉類、蛋類、奶制品和豆類則是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優(yōu)質來源。這些營養(yǎng)成分經(jīng)過身體的消化吸收,會轉化為身體所需的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年輕人為了減肥、控制體重,過度節(jié)食,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衡,加重中暑的可能。
二、可選擇含電解質類飲品
大量出汗后,適宜飲用含鹽或電解質類飲品,通常是更為迅速且有效的補充方式。目前,市面上的電解質飲料產(chǎn)品選擇多樣,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注意選擇。
根據(jù)對市面上電解質飲料的成分,可以得知電解質飲料大多添加了鈉、鉀、氯3種電解質,這是作為電解質飲料的基本“標配”。
要達到高效補水,電解質飲料需要做到“人體等滲”,也就是和人體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一致。外星人電解質水、寶礦力水特含有等滲配方,提高水和電解質的吸收效率。
再者,市面上大部分電解質飲料都有添加糖分。對于注重糖分攝入的人群,特別是運動健身愛好者,可選擇無糖的電解質飲料如外星人電解質水,不僅能有效補充身體流失水分,還能減輕熱量負擔。
對于如何正確飲用電解質水,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張謙提出關鍵建議,他強調,為了充分發(fā)揮電解質水的效用,需要遵循“少量、多次、分口喝”的原則,確??茖W補水,從而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
面對高溫天氣,如何科學補充電解質、預防中暑,已成為現(xiàn)代人不可或缺的健康知識。我們應充分了解高溫天氣的科學補水知識,并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才能平安、健康地迎接每一個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