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位推動,壓實責任。構建齊抓共管食品安全治理格局,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民心工程,壓緊壓實屬地管理和企業(yè)主體“兩個責任”,推動9400余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包保系統(tǒng),明確900余名包保人員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督導檢查各類主體3.8萬戶次。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依規(guī)配備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總監(jiān),指導企業(yè)制定落實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員守則等制度,夯實食品安全基礎。
二是強化檢測,源頭管控。健全食用農產品監(jiān)管體系,完善出入庫檢驗等管理制度,建成7個涉農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32個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快檢室,食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達98%以上。推進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將18家重點農產品生產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10家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基地全部通過市級評審。
三是聚焦重點,排查整治。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和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常態(tài)化檢查食品生產企業(yè)、入網商家等各類主體,嚴格查處涉食違法案件,及時整改風險問題隱患,讓群眾吃上“放心餐”。
四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堅持“誰執(zhí)法誰普法”,利用重要節(jié)假日、重要時間節(jié)點,制播“天津快板”宣傳視頻,開展食品安全“六進”宣傳活動,制作發(fā)放各類宣傳用品、宣傳材料15萬份,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氛圍,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連續(xù)3年獲得A級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