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瞧,估摸著今年我這地里的水稻,兩季加起來,每畝怎么也得上千公斤了?!闭驹诤献魃绲奶镞?,鐘育賢指著地里金燦燦的水稻樂呵呵地說。
鐘育賢是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qū)中正糧食種植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yè)合作社的負責人,已經在益陽市種了10多年的地,但在高標準農田建成前并不是每年都能豐收。
回憶起2013年剛種地時,鐘育賢直搖頭,“那年連著60多天沒見著雨水,地里澆不上水,干得都要裂開了,一畝地連500公斤都沒收到?!?/p>
說著,鐘育賢領著記者一行人來到農田溝渠邊。當天正下著小雨,一眼望去,只見溝渠內寬闊整潔,不斷有水順著田邊的小孔流進來,不一會就蓄了不少水。此時,鐘育賢按下操控按鈕,溝渠內擋板緩緩升起,水便順流而下,匯入附近河流中。
“我們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通過河、溝、渠相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灌排系統,既能做到將河水引到田間,又能將田間積水排入河里?!蓖醯录t介紹,他所在的益陽市農業(yè)農村局農田建設與農墾科一直在負責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
而在王德紅看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好處遠不止于此。
相較于傳統農田,高標準農田有諸多優(yōu)勢,包括提高機械化程度、提升地力、降低種植成本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的穩(wěn)定。相較于傳統農田“靠天吃飯”,高標準農田內完善的灌排體系能夠做到旱能引、澇可排,大幅提高農田防災減災能力。
“前年,桃江縣沾溪鎮(zhèn)沾溪村的賀家坪水稻種植與農機化服務專業(yè)合作社還送了一面錦旗?!蓖醯录t解釋,因為幫助他們建成了1600多畝高標準農田,2022年特大旱情基本沒減產。
如果說益陽市的高標準農田在糧食穩(wěn)產方面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長沙市的高標準農田則更多承擔起了增產的任務。
“去年,全市‘四高’千畝核心示范片雙季稻平均畝產高達1298.52公斤?!遍L沙市農業(yè)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彭騫告訴記者。
這得益于長沙市2022年開始建設的糧食生產“四高”基地,以高標準農田為底座,聚集良種、良法、良機,并集成推廣雙季稻綠色豐產增效技術,于是有了良好的示范成效。
對于高標準農田的增產效益,長沙吉名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負責人鐘名深有體會:“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每畝地能增產80公斤左右。”
增產的原因在于高標準農田內可以實時監(jiān)測水稻長勢,根據生長周期需求,第一時間澆水和排水,實現精準的“干濕交替”,提高水稻結實率。
除此之外,長沙市還因地制宜探索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建設,用于改善因區(qū)位和規(guī)模限制而暫時無法建設成高標準農田地塊的灌排條件,兩者統一規(guī)劃、統一標準、互為補充。
“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使灌水效率提高了60%以上,得到基層群眾、農業(yè)經營主體的一致好評?!遍L沙市農業(yè)農村局總農藝師張平安說。
展望未來,張平安表示:“下一步,我們計劃在穩(wěn)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同時,從市級層面推動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小型農田水利在規(guī)劃銜接、資金支持等方面通盤考慮,做到‘同步規(guī)劃、緊密結合、上下貫通、互為補充’,為扛牢扛穩(wěn)糧食安全重任提供保障?!保▌W 劉梓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