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國首個聚焦番茄育種的自主化固相基因芯片技術——“京番芯1.0”研發(fā)項目啟動會召開。據(jù)了解,“京番芯1.0”預計將于2025年年內正式開展商業(yè)化應用。
這枚“京番芯1.0”芯片究竟什么樣?它又將如何助力番茄育種?記者近日來到北京通州國際種業(yè)實驗室一探究竟。
實驗室內,工作人員來來往往,正忙碌地進行分子檢測。實驗室副主任趙艷杰熱情地帶記者來到固相芯片儀器臺前。她從抽屜里拿出芯片塑料袋,取出一枚寬約3厘米、長約12厘米的銀灰色芯片。記者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塊芯片還包含著12個更小的單樣品芯片。
“這將是‘京番芯1.0’成品的樣子,目前它正處于研發(fā)的最后階段,不久之后將批量生產?!壁w艷杰告訴記者,“這枚小小的芯片使用了載玻片作為固態(tài)基底,上面可是固定著上百萬個寡核苷酸探針呢!這次研制成功后,每一個芯片里將容納海量的位點?!?/p>
所謂“位點”,是個生物學名詞,是指染色體上一個基因或者標記的位置,也特指DNA上有表達功能的部分。
參與此次“京番芯1.0”研發(fā)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溫長龍向記者做了形象的比喻,“我們農科院前期研發(fā)了海量的育種位點數(shù)據(jù),芯片就是裝載這些位點的載體。農業(yè)育種芯片與常聽到的手機芯片是不同的,手機芯片的優(yōu)劣通常以精細度來體現(xiàn),就是大家說的多少納米。而育種芯片的品質,則靠它能承載的位點信息來體現(xiàn),這些位點控制著番茄的顏色、形狀、抗病性、口味等,位點越豐富越精確,芯片就越厲害?!?/p>
“京番芯1.0”芯片如何使用?現(xiàn)場工作人員為記者做了簡單的演示:經(jīng)過前期準備后,先將芯片固定在掃描儀上,掃出海量的番茄基因型數(shù)據(jù),再依照這些數(shù)據(jù)對育種家提供的品種進行檢測,最終結果會快速在電腦上顯示出來,性狀好不好,一目了然。
“芯片的核心功能是檢測,可輔助育種家精準篩選種質資源?!惫ぷ魅藛T介紹,“長期以來,固相基因芯片的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yè)壟斷,導致我國番茄育種成本高、技術受制于人。這枚國產自主芯片的誕生,將突破國外對育種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壟斷?!?/p>
此次“京番芯1.0”研發(fā)項目,匯集了國內多家頂流單位、高校,可謂“各顯神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海量的芯片核心檢測位點和標記;山東農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參與前期位點提供,并將助力未來的市場應用;北京通州國際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分子育種共性技術平臺與育種加速器,將嚴格按照國際標準推進技術突破,力爭年內完成芯片核心性能驗證;蘇州拉索生物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固相基因芯片自主研發(fā)、生產和商業(yè)化的能力。上個月,四方已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國產番茄固相芯片技術攻關邁入了實質性階段。
趙艷杰介紹,待“京番芯1.0”正式商業(yè)化應用后,基因檢測成本將從每份樣品120元降低到40元,應用范圍將覆蓋上游番茄分子育種、品種選育,以及下游的品種鑒定?!八鼘榉逊N質資源精準鑒定、基因組輔助育種及品種保護提供關鍵技術支撐,構建國產化技術解決方案,助力我國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保◤埣宴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