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食減損大會11日在山東濟南閉幕。大會達成農業(yè)生產、收獲、加工、流通等領域十項減損共識。
農業(yè)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表示,大會成功發(fā)布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提出了加強糧食減損的重點領域和合作方向。
隋鵬飛:著力推進精細、精準收獲,完善倉儲設施建設和裝卸運輸方式,倡導適度加工,引導節(jié)約理性消費。形成政府引導,農戶、市場主體、消費者等全社會共同參與,全環(huán)節(jié)協同,全方位共同落實的格局。
“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近年來,我國先后開展了“糧安工程”“智慧糧庫”建設等專項行動。今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印發(fā)了關于推進糧食產后節(jié)糧減損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產后減損領域的重點任務。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副司長張成志:通過裝備提升、科技攻關和適度加工等方式,促進加工節(jié)糧減損。大力倡導科學文明消費方式,在政策對話、技術推廣、項目示范等方面開展務實國際合作。
隋鵬飛透露,今后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或將定期舉辦,形成一個機制化的大會。(朱敏 王成林)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