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午時分,正是就餐的高峰時間段,湘潭大學南苑師生餐廳內各個餐位前,排滿了前來就餐的師生。在二樓的自助餐廳內,這個時候尤其人氣爆棚,前來就餐的師生絡繹不絕。這里雞鴨魚肉、小菜點心、葷的素的辣的炸的蒸的一應俱全,80多個菜品一字排開,供師生自由擇取。前來就餐的師生手里端著餐盤,有序地隨著人流打菜,在這里,每個師生都能找到他們的所愛。
有別于其他餐廳的計費方式,這個自助餐菜的價格不是按份來定,而是按量計費。與其他餐廳內打菜阿姨一勺一份的“大開大合”式的打菜動作不同,師生們在自助餐這里打菜顯然都特別“小心翼翼”,他們會自覺地一小點兒一小點兒地往餐盤里按需取菜。在計費處,大部分人似乎“心有靈犀”,均會不約而同地把餐費控制在十元左右。用餐結束,絕大多數(shù)師生恰好做到了“光盤”,餐廚剩余很少。
湘潭大學后勤保障處飲食中心副主任肖灃介紹說,湘潭大學自2015年引入自助餐,開始就餐方式改革試點,到目前為止,湘潭大學8個食堂中,就有北山、興湘、南苑、琴湖、金瀚林等5個人流量大、就餐人數(shù)多的食堂推行了這種就餐模式,在節(jié)約糧食、減少餐廚剩余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個小小的計費方式的變化,讓師生根據(jù)食量自主打菜,從而減少剩飯剩菜,再到餐廳根據(jù)師生打菜形成的反饋,對師生喜歡的菜品多進一點兒料、多做一點兒量,控制成本,節(jié)約食材。這兩個方面的正向調節(jié),形成了資源節(jié)約上的良性循環(huán),為湘潭大學食堂既節(jié)省了大量資源,又贏得了“食客”們的廣泛好評,廣大師生紛紛“用腳投票”。(王成奇 喻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