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地、播種、填土、澆水、施肥……平時出現在田間地頭的耕作場景,近日同樣出現在重慶市渝北區(qū)仁睦小學的“開心農場”,種地的主角就是該校的學生,旨在讓學生牢固樹立勞動勞動最美麗的理念,積極參加勞動,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據了解,學校向周邊農戶租賃了近三畝土地,開辟打造出一處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勞動實踐基地。目前,初步劃分12塊“責任田”,由每個年級每個班級分別認領負責一塊。“責任田”主要用于種植蔬菜水果,待到蔬菜水果成熟后,班級可自行安排,可以由學生享用勞動成果,也可將蔬菜水果出售給社區(qū)、家長或者老師,所得的費用將全部作為該班級“種子基金”。
與此同時,該基地還將搭建農耕文化墻、葡萄架,對基地進行美化,展示個性化的校園“開心農場”。接下來,學校還將聘請附近的農業(yè)種植專業(yè)人員為學生們進行作業(yè)指導,與教師共同研發(fā)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實踐課程;舉辦校園農場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和社區(qū)志愿者進校園,與同學們同勞動;打造課堂與基地聯動、班級與家庭聯動、學校與社區(qū)聯動、指導老師和師生聯動的“四聯”工作機制。
“在開心農場勞動不僅豐富了我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幫助我們掌握了種地的技能, 也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從此,我將更加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鄧凌尹說。(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