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中,豬油好像一直都和不健康劃上了等號,可是最近又聽說豬油是一種特別好的油,和橄欖油差不多,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01 豬油的營養(yǎng)到底如何?
跟其他油脂差不多,豬油的主要營養(yǎng)作用是給我們提供油脂和脂溶性維生素。從營養(yǎng)分析來看,100克豬油中含有最多的是脂肪,有88.7克,還有4克左右的水。
脂肪中,大概含有40%~50%的飽和脂肪酸,主要是硬脂酸;除此以外,是將近一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就是橄欖油里最多的那種成分。
剩下一點,是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就是玉米油、葵花籽油、傳統(tǒng)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特別豐富的那種脂肪酸。
那么,這樣的營養(yǎng)構成到底安不安全呢?
1、適合素菜烹調
豬油含有將近一半飽和脂肪酸,對于烹調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材而言,這是個很大的優(yōu)點。中國傳統(tǒng)烹調講究素菜用葷油、葷菜用素油,就有這個考慮。
這是因為,不溶性膳食纖維主要是纖維素,而纖維素非常喜歡和飽和脂肪糾纏在一起。
一旦有了飽和脂肪的“滋潤”,高纖維的食材就會變得柔軟順口。什么梅干菜啊,竹筍啊,茭白啊,空心菜啊,牛蒡啊……(流口水了有木有)用葷油做都會口感更好吃。
2、適合高溫烹炒
另一方面,油脂的飽和脂肪含量越高,耐熱性就越好。在持續(xù)高溫烹炒或油炸的情況下,大豆油等植物油會比較容易顏色變深、氧化聚合,產生多種促炎物質;
而豬油、牛油等則會相對穩(wěn)定一些,在同樣的溫度下,油脂劣變的速度慢一些,產生有害物質少一些。
當然,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也會促炎,所以并非越多越好。
02 豬油更容易肥胖嗎?
如果按吃同樣的量來比較,豬油和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相比,讓人發(fā)胖的力量并不更大。
1、克烹調油,約等于1克脂肪,約等于9千卡的熱量,無論葷油素油都一樣。
很多人以為植物油不會促進發(fā)胖,日常完全不控制用量,結果就是吃進去過多的熱量,對預防肥胖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豬油在室溫下是半固態(tài)的,而且有香氣。
和普通液體植物油相比,它用在各種點心中能幫助改善口感,用在燒餅面點里會更酥,用來炒蔬菜也會更香。
所以,它容易讓人多吃。多吃當然是容易促進發(fā)胖的,要控制用量啊~
03 吃豬油記住這4點
1、每天攝入豬油別超50克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
如果每天攝取2000千卡的熱量,則飽和脂肪控制在20克以內,換算成豬油就是50克左右。
然而,吃其他食物如肉、蛋、奶、加工食品都會攝入飽和脂肪,因而豬油還是作為調劑偶爾吃一吃就好。
2、肉菜較多時盡量用植物油
正餐中有安排肉類較多的菜式,如豬、牛、羊、雞肉、魚等,炒菜時盡量用植物油。如果平時愛吃肉的話,食用油盡量選擇植物油為主。
3、長期吃素的人可以適量用
以素菜為主,則可以用一部分豬油。長期吃素的人群可以選擇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植物油或動物油。
4、心血管疾病患者盡量少用
對于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或者高血脂、高血壓人群,可以將飽和脂肪的攝取比例由10%下降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