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個工作日,高架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四季青掃貨的人群、地鐵站晚高峰的上班族,都在述說一件事:熟悉的杭州回來了。
杭州漸漸回來的煙火氣還散落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小店里。
人都回來了
“姐妹小吃店”滿血復活
杭州大馬弄邊的城隍牌樓,老杭州扎堆,這里有不少小店。經營了13年的“姐妹小吃店”就是其中之一。
1月4日,姐妹倆看著一撥撥客人,臉上滿是笑意,“喏,你自己看嘛!回來了!”
兩周前,這里卻看不到幾個人,一天只能賣出5鍋煎餃,“這么多年幾乎沒看到過,我們這里是大馬弄,人這么少,看著心里難過?!苯憬阏f。
而現(xiàn)在,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但眉眼之間的神情,那是遮不住的。
姐妹倆來自河南周口,20多年前就結伴到杭州做早餐。當時是在早餐店打工,干了8年多,就為學習如何做出杭州味道。
如今,她們從業(yè)已經超過20年。姐妹倆分工明確,姐姐每天凌晨3點起床,做準備工作,妹妹則負責制作煎包、煎餃,售價都是1元一只。
早晨4點多出來的第一鍋,都要靠搶。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要賣出50多鍋。
每天生意最紅火的時候是早上9點前,有年紀大的、剛晨練完的、還有熬完夜吃早餐的年輕人來吃早飯。
一位陽康大伯點了一碗拌面加上幾只煎餃,吃得津津有味。
“我陽了8天,1月4日轉陰了,惦記這里的味道,今天就來吃了?!币晃话⒁陶f。
想想前幾天的冷清,看著眼前的生意,姐妹倆心情不錯,“生意好,我們肯定很開心。生意不好,我們一家人也就相互安慰,做生意那么多年,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了,挺挺就過去了?!苯憬阏f。
“前幾天開始,生意慢慢回來了,今天我感覺已經回到日常水平了?!泵妹谜f臨近歲末,甚至感覺比平常生意更好。
“老板娘,我們這是報復性消費?!钡昀镆晃荒贻p人開玩笑說。
這幾年姐妹倆把老家的兄弟姐妹都接了過來,她們有個心愿,“盡早買個房子,在杭州那么多年了,也算大半個杭州人了,我們都要留在杭州的。”
“老客一下買走12斤”
春餅攤的生意迎來轉機
“前天有個老客一下子買了12斤春餅,現(xiàn)在每天都要用4桶面糊嘞!”
剛剛陽康的王尾花的“小王春餅”也在杭州大馬弄。最近一周,攤位生意和她的健康狀態(tài)步調一致,越來越好了。
王尾花年過半百,總是笑盈盈的,她一手旋轉著面糊,在面前兩個攤餅器上來回操作,基本每10秒就能攤好一張。
春餅18元一斤,做好的春卷15元一盒,有薺菜、雪菜、豆沙3種口味。
“從凌晨4點要忙到下午5點,中間只有10分鐘吃飯的時間能稍微歇口氣?!彼f。
跟邊上其他攤位一樣,別看這兩天生意還挺火,但就在10天前,王尾花還愁得不行?!爱敃r整個大馬弄的人都很少,像這樣大的面糊桶,一天1桶都做不完,準備好了又用不掉,怪浪費的,心里就更難受。”
王尾花印象中,生意像2022年12月中下旬那樣清淡還是比較少見的,好在這些天迎來了轉機。
王尾花的春餅小店在大馬弄里蠻有名氣,以致于在老顧客中有這樣的傳聞:大馬弄里有兩種春餅店,一個是王尾花的春餅店,另一個是其他人的春餅店。
正因為這樣,有顧客會給王尾花算上一筆賬:按春餅18元一斤、春卷15元一盒、豆沙15元一包來算,她家的營業(yè)額每天至少得有2000元。
對此,王尾花靦腆地笑笑?!百嵉亩际切量噱X。我都52歲了,再做幾年存點養(yǎng)老錢,是時候就該退休啦?!?/p>
白天出攤做生意,晚上回到家接著準備第二天的食材,第二天一大早又是一天,周而復始,天天如此。在這里做春餅22年,經歷了風風雨雨,也落下了一些“職業(yè)病”,她頸椎、手腕都有勞損。
“一般人干不來這個的,真的蠻累,一點都不能偷懶的。”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王尾花說都是自己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她很知足。(邊程壹)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