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長春市九臺區(qū)興隆街道韓家村內一棟棟大棚里的黃瓜、香瓜迎來了采收季,一派喜人景象。
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先行。走進黃瓜溫室大棚,一根根頂花帶刺的黃瓜掩藏于繁茂的枝葉下,層層疊疊。種植大戶拱宗元像往常一樣在棚內精心管理、采摘,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敖衲晡壹曳N了8棟大棚,質量好,行情也不錯,預計能收入30多萬元。”盤算著即將到手的收入,他高興地說。拱宗元已有10年種植黃瓜的經驗,通過長期的實踐摸索,漸漸掌握了種植訣竅。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大棚里的黃瓜清脆爽口,不僅產量高,市場銷路也十分可觀。
記者了解到,韓家村結合市場需求,引導農民從傳統(tǒng)的庭院種植轉向發(fā)展棚膜經濟,采取“黨支部+經紀人+農戶+合作社”的抱團發(fā)展模式,推廣種植黃瓜、香瓜等增收策略,利用“水肥一體化”保高產,嫁接技術抗病害,有機施肥創(chuàng)品質。每年春秋種植兩季瓜菜,巧打時間差占領市場份額,全力提升農業(yè)產品附加值,讓農民錢包鼓起來。全村80余戶村民經營百余棟大棚,村集體經濟經營6棟大棚,每棟大棚年產黃瓜3萬余公斤,韓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棚膜經濟示范村。
韓家村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過去村民們“單打獨斗”,種植不成規(guī)模也形不成品牌,種出的黃瓜、香瓜品質不一。黨支部書記拱中亮說:“我們發(fā)動黨員帶頭種植,合作社建設蔬菜棚膜種植園區(qū),為村民提供設施、技術等支持,村民見到效益,自然就跟著建起了大棚?!边^去,村民都是從外地購買瓜苗,不僅價格高,而且交通運輸也不便利。如今,韓家村鼓勵村里種瓜能手統(tǒng)一培育優(yōu)質瓜苗,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優(yōu)質瓜苗。
“我家有6棟大棚,預計今年收入36萬元,周邊有幾家村民看到我掙錢了,也都跟著一起建大棚?,F(xiàn)在,村里其他大棚的黃瓜苗基本都是在我這兒買,我負責回收他們的黃瓜進行統(tǒng)一售賣?!闭f這話的徐沖既是村里種植大戶,也是經紀人。現(xiàn)在,每年他都能培育30多萬棵瓜苗,九成瓜苗都賣給村里的瓜農……他還告訴記者,將黃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極大提高了黃瓜的抗病、抗菌能力,不會降低黃瓜品質還能提升甜度和口感,產量也能提高30%以上。
拱中亮表示,下一步,韓家村將建設蔬菜中轉站,并整合資源,把更多客商引薦到村里來,讓農戶足不出戶就能把瓜菜賣出去,增加就業(yè)崗位,帶動更多人就業(yè),推動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畢瑋琳 卞睿)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