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鎮(zhèn)里農技專家指導,你看龍蝦個頭不小,個個肉質飽滿,身體沒有一點淤泥,價格很可觀?!?月20日上午,記者走進郎溪縣飛鯉鎮(zhèn)齊村村龍蝦養(yǎng)殖大戶王建富的龍蝦田里,王建富指著龍蝦對記者說。
五年前,剛開始養(yǎng)殖龍蝦時,王建富引進的龍蝦是江蘇盱眙的品種。“第一年效益不錯,以為第二年龍蝦自行繁殖就行,沒想到第二年龍蝦個頭小,還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求助本地農業(yè)專家,才知道這是龍蝦近親繁殖導致的,必須補充外來蝦苗。”王建富按照專家指導操作,果然情況有了很大轉變,當年養(yǎng)殖的100畝龍蝦收益在20多萬元。此后每年,王建富都新購置蝦苗,今年他購置龍蝦苗2000多斤,蝦田擴大至200多畝,收益有望達40萬元。
除了提升原有農業(yè)種苗品質外,郎溪縣還開展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在飛鯉鎮(zhèn)農綜站,一株野生茨菇吸引記者注意,它約一米高,從根部長出很多條向上長的莖,一莖連一葉,莖葉碧綠,葉似箭頭,十分獨特。
“它是野生茨菇,在郎溪目前已發(fā)現的只有這一株?!碧崞鸢l(fā)現野生茨菇的經歷,農綜站工作人員錢良寶印象深刻。當時在全縣范圍內對該物種進行調查,錢良寶花了一個月時間,騎電動車跑遍了飛鯉大大小小的河湖堤壩,于5月份在三溪村的一個小池塘里發(fā)現了它。錢良寶說:“對它進行移栽和保護,就是因為野生茨菇和家養(yǎng)茨菇遺傳信息不同,這非常有利于提高我們種植茨菇的產品質量?!?/span>
“為了加強種質資源保護,郎溪縣組建普查與收集專業(yè)隊伍,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涉及全縣9個鄉(xiāng)鎮(zhèn),行駛里程1800多公里,走訪450人次,搜集各類種質資源50份,上報種質資源37份,13份正在完善。”郎溪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規(guī)定介紹說,當地正加大對現有物種品質的優(yōu)化和市場種子資源檢查,強化源頭管理,加快農作物新品種推廣應用步伐,促進良種更新?lián)Q代,助力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羅鑫 余克儉 查曼)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