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記者從在重慶市涪陵區(qū)召開的重慶市冬春農田水利建設暨秋冬三農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獲悉,該市力爭“十四五”期間改造提升202萬畝高標準農田,進一步筑牢糧食生產基礎。
當天上午,在涪陵區(qū)羅云鎮(zhèn)干龍壩村,數十臺挖掘機在坡地上來回作業(yè),進行坡改梯改造。“在改造過程中,結合丘陵山區(qū)地形條件,將小地塊改為大地塊,同時修建機耕路,實現田塊互聯互通,滿足機械化耕種?!笔┕がF場負責人雷貴云說,改造后的地塊將采用“稻菜輪作”“稻油輪作”模式,預計一畝地能多增收3000元以上。
重慶市農業(yè)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底,重慶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498萬畝,實現畝均增收近200元。但由于地形地貌限制、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和建設投入不足,其中不少農地沒有完全達到“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產穩(wěn)產、旱澇保收”的要求。為此,重慶決定在新建高標準農田的同時,同步實施丘陵山區(qū)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對改造提升后的高標準農田預設利用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前來流轉承包。
重慶這一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重點放在“四改一化”(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實現全程機械化),力爭建成一批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產穩(wěn)產、旱澇保收的現代糧油、種養(yǎng)循環(huán)產業(yè)示范區(qū),讓土地綜合產能提升10%以上。
在改造提升過程中盯緊抓牢“用”“管”“還”等環(huán)節(jié)?!坝谩?,就是要管住“用”途,確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油生產;要“用”出效率,提高復種指數;要“用”出效益,提升綜合效益?!肮堋保褪且ü懿⒅?,健全管護機制,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質量閉環(huán)管理。“還”,就是要利用市區(qū)(縣)獎補資金、新增耕地收益等歸還專項債。
據悉,重慶丘陵山區(qū)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涉及36個涉農區(qū)縣,“十四五”期間,重慶將投入80多億元,發(fā)行債券65.49億元,計劃完成202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實現畝均投入提升到4240元。(鄧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