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水繞巴山,川渝地域相接、氣候相近、農業(yè)主導產業(yè)相似,區(qū)域糧食產量常年穩(wěn)定在900億斤以上,用6%的耕地面積養(yǎng)活了全國近10%的人口。
為服務川渝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建好成渝現(xiàn)代高效特色農業(yè)帶,2020年11月,川渝兩地農科院牽頭,聯(lián)合區(qū)域內高校、科研機構、涉農主體等,共同發(fā)起成立了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推動兩地農業(yè)科技資源整合、優(yōu)勢互補。
前不久,在雙方共同舉辦的一年一度農業(yè)科技成果展示會上,川渝聯(lián)合發(fā)布100項農業(yè)科技成果,其中不少技術在兩地協(xié)同推廣。
時下,正值水稻、高粱收獲的季節(jié)。記者走訪了四川隆昌水稻種植大戶、重慶江津江小白農莊,看重慶、四川如何用好農業(yè)科學技術,攜手耕好一塊田。
重慶技術到四川——
水稻種植大戶圓了“噸糧夢”
“今天我們實地測產三塊田,畝產分別是877.58公斤、904.96公斤、825.20公斤,平均畝產達到869.25公斤!”8月12日,四川省隆昌市界石鎮(zhèn)蔡家寺村的中稻百畝超高產攻關片接受了專家實地測產。
烈日下,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垂下“頭”,現(xiàn)場見證測產結果的重慶市農科院水稻所所長姚雄說:“中稻產量能達到這個水平,再加一季再生稻,今年畝產可達1000公斤,實現(xiàn)‘噸糧’基本上穩(wěn)了。”
示范片業(yè)主、四川隆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徐峰高興得合不攏嘴:“多虧了重慶的再生稻生產技術,種了10多年地,我終于圓了‘噸糧’夢!”
向“噸糧”沖刺
徐峰種糧多年,2021年作為種糧大戶被隆昌市引入“雙昌”(四川隆昌、重慶榮昌)產業(yè)園,希望通過他引領區(qū)域內水稻生產水平整體提升。
“我的目標就是實現(xiàn)‘噸糧’,以前在廣西種的時候就沒成功?!毙旆逭f,當時區(qū)域內水稻生產大部分以小農戶為主,畝產500公斤左右?!按ㄓ迨窃偕景l(fā)展優(yōu)勢區(qū),我就想在這里再沖刺一下!”
2022年,徐峰流轉土地1400余畝,信心滿滿地開干,并在隆昌市農業(yè)農村局的牽線搭橋下結識了姚雄。彼時,姚雄集成的中稻—再生稻技術已是重慶市的主推技術。
隨后,在水稻栽插前、再生稻蓄留時,姚雄應邀為徐峰組織過兩場田間培訓。徐峰也組織員工到重慶永川的水稻基地實地觀摩。
這一年秋收時,徐峰中稻—再生稻畝產達到900多公斤,離“噸糧”只有一步之遙?!熬筒钅敲匆稽c點?!彼f。
姚雄也敏銳地捕捉到了一些問題:“水稻看起來黃綠不均,這其實是地力不均導致的,所以產量受了影響?!薄皺C械化收割時,陷機也是個大問題,會增大損耗?!薄叭斯ぴ圆澹砻缑芏炔粔虼?,產量起不來?!薄?/p>
定做高產方案
時間來到2023年6月,姚雄集成的宜機化區(qū)中稻-再生稻全程輕簡優(yōu)質豐產技術成功入選全國農業(yè)主推技術,雙方有了加強合作的契機。
從增加培訓場次、田間指導次數(shù)入手,姚雄開始為徐峰“量身定做”水稻高產方案。
地力不均就加施有機肥,迅速恢復地力;農田陷機就增加曬田步驟?!皞鹘y(tǒng)種水稻就是把水一關到底,川渝本就土壤黏重,容易陷農機。所以,我們要求在封行、灌漿兩個階段,必須放水曬田?!币π壅f。
更為關鍵的是增密技術。“當時我們一畝栽8000窩苗,姚所長說要增加到1.5萬窩,我覺得不可置信,栽這么密透光性就變差了,會加重病害發(fā)生?!毙旆逭f。
但隨著技術落實下去,徐峰立馬放了心:雖然苗子增加了近一倍,但姚雄巧妙地采取寬行窄株的模式,拉大行距的同時,縮小苗子株距,這樣一來雖然密度上去了,但利用行距通風透光,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針對再生稻季產量不高的問題,姚雄則利用區(qū)域優(yōu)越的溫光條件,建議將水稻播種時間從3月10日提早到3月初,提前收割中稻,為再生稻拉長10天生育期,同時增施葉面肥,緩解“秋老虎”對再生稻的壓迫,增加水稻結實率。
通過一系列措施,去年徐峰的中稻—再生稻產量終于突破1000公斤,圓夢“噸糧”。
未來不止“噸糧”
增收之余,更讓徐峰高興的是,通過全程機械化,他還實現(xiàn)了成本的大幅降低。
他算了一筆賬,以往種一畝地需要30余個人工次,如今降至20余個,人工成本也降低30%左右?!爸胺N地收支打平,這兩年已經(jīng)能盈利了?!彼χf。
“從今年情況看,再生稻畝產估計能達到260公斤左右,‘噸糧’基本沒問題,但我認為這只是基本任務,未來要挑戰(zhàn)的是1.2噸。”姚雄說,未來在品種篩選、機手培訓、地力改良上還需精進。
在姚雄看來,川渝是再生稻的主要種植區(qū)域,其中部分區(qū)域氣候條件格外優(yōu)越,他認為重慶開州、榮昌以及四川自貢、隆昌、瀘縣、合江是再生稻發(fā)展“第一梯隊”。
“這幾個地方,早春氣溫回升快,幾乎沒有倒春寒,完全可以通過早播種,為再生稻蓄留多爭取時間,提高產量。”姚雄說,對于這些區(qū)域,“噸糧”應是及格線,完全可以向1.2噸的產量夠一夠。
他說,目前已承擔一項科技部的再生稻大面積單產提升課題,下一步將把“宜機化區(qū)中稻-再生稻全程輕簡優(yōu)質豐產技術”在川渝加大推廣力度和面積,帶動500萬畝再生稻區(qū)產量提升。
四川品種進重慶——
高粱新品種 釀出酒香濃
8月8日,江津區(qū)現(xiàn)代農業(yè)園黃莊片區(qū),成片的高粱在大地上鋪上一層“紅毯”。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當收割機“轟隆隆”地在田間地頭駛過,江小白農莊有限公司經(jīng)理周俊鋒站在田邊,一把扯過一株高粱介紹說:“這是四川省農科院跟我們合作研發(fā)的品種‘金皮糯1號’,是我們江小白的專用高粱品種,用它釀出的酒,能最大程度釋放我們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風味!”
酒香待“新粱”
“中國有個白酒‘黃金三角’產區(qū),包括四川宜賓、瀘州,貴州遵義等地,誕生了茅臺、五糧液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江津也在這個區(qū)域內?!敝芸′h說。
他介紹,雖然如今重慶白酒品牌打造與周邊區(qū)域有差距,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時,江津白酒的產量在四川地區(qū)排第一。
與茅臺醬香型、五糧液濃香型不同,江津是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原產地?!敖陙?,我們一直想振興‘渝酒’,把我們江津白酒產業(yè)重新做起來?!敝芸′h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品種成為事情的關鍵。
“每種類型的酒,制作工藝都不一樣,比如醬香型酒需要多次蒸煮,高粱的皮得厚才行。我們清香型和濃香型只蒸煮一次,需要皮薄、易破皮,才能更好地傳達糯性?!敝芸′h說,此外每種類型的酒都有獨特的口感,對高粱里丹寧、淀粉的含量也都有不同要求。
2017年,江小白聯(lián)系上了在高粱育種方面有優(yōu)勢的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高粱中心,并選擇了“金糯粱1號”“瀘糯8號”試驗種植500畝。
但沒想到的是,雖然這些品種產量、品質都不錯,但有非常明顯的短板:抗病性不強。特別是連續(xù)種植幾年后,病蟲害適應性變強,抗病性越來越弱,甚至有農戶種植后出現(xiàn)絕收。
這對產業(yè)發(fā)展無疑是巨大的風險,因此江小白決定要選育一個新品種出來。
“金皮糯1號”誕生
周俊鋒說:“選育一個品種,我們最先考慮的還是要符合我們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制作工藝,從回甜、香味等方面,確保風味特征。比如支鏈淀粉含量高一些,增強糯的口感等。其次就是產量高、綜合抗性好?!?/p>
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高粱中心主任倪先林說,結合企業(yè)的需求,中心每年都會拿出五六個雜交組合到江小白開展種植試驗,不斷地對比、篩選。
經(jīng)過兩三年的試驗,2022年,由江小白、四川省農科院、江津區(qū)農技中心聯(lián)合選育的“金皮糯1號”誕生。
“這個品種非常適合我們江小白,畝產也接近900斤,增產10%以上,我們的酒產量對應也增加10%以上?!敝芸′h說。
更讓周俊鋒覺得驕傲的是,結合該品種,江小白在西南地區(qū)率先探索出了高粱種植全程機械化的路子。
“我們的高粱一般不超過1.6米高,是矮化了0.2米的,就是為了方便機械化收割,減少機收損失率。”周俊鋒說。
此外,重慶土壤黏重,機播時播的深淺也很重要,埋深了種子不好破土,淺了又怕鳥兒啄去。
整個過程倪先林也都全程參與,并在品種選育上進行配合,比如頂土能力方面,“金皮糯1號”就會更強一些,出苗率更高。
合作促優(yōu)化
倪先林說,目前,該中心每年還會不斷雜交新的組合到江小白開展種植試驗。
“一個品種時間久了都會逐漸退化,需要不斷提升,此外,‘金皮糯1號’目前確實也有一些問題存在?!蹦呦攘终f,“比如這個品種的高粱,籽粒外的殼比較多,而且殼是有顏色的,一方面會增加丹寧含量,另外對酒的顏色會有一定影響,影響加工產品整體口感,我們覺得可以再優(yōu)化、提升?!?/p>
此外,倪先林計劃在品質上進一步改良,讓釀酒的風味更加貼合產品風格。
周俊鋒說,“金皮糯1號”的選育,讓江小白的產品品質更加穩(wěn)定,種植面積目前已擴大到1萬畝。如今,江小白的產值超過20億元,較2017年時翻了一番。
近年來,在白酒之外,江小白還拓展了青梅酒賽道,搶占年輕消費群體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與四川有很多合作,比如我們的青梅主栽品種‘南高梅’就是從成都市大邑縣引進的,已在高中低海拔開展多年試驗,今年青梅就將進入豐產期了?!敝芸′h說。(栗園園)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