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行業(yè)需要重視科普宣傳工作,以消除信息不對稱,減輕消費者的顧慮,不要讓危言聳聽危害到整個行業(yè)
近日,網上流傳諸多吃車厘子引起身體不適的傳聞,更有網友認為這些新聞的發(fā)酵讓車厘子行業(yè)面臨“絕境”。
據報道,廣東一女子近日一次性食用5斤車厘子后出現(xiàn)高燒癥狀,入院輸液治療時因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受阻,需要緊急輸氧。隨后,有網友發(fā)布視頻稱,受該事件影響,每個裝有車厘子的集裝箱至少損失20萬元,國內預計到貨2.9萬個車厘子集裝箱,59億元將“灰飛煙滅”。
車厘子行業(yè)真如網友所言“面臨絕境”嗎?13日,深圳福田水果批發(fā)商劉先生告訴記者,不同品牌、規(guī)格、質量、產地都會影響車厘子的價格。而另一位車厘子批發(fā)商黃先生表示,今年智利車厘子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產地大豐收,整體產量比去年增長近50%。當被問及車厘子價格是否會受到上述傳聞影響時,黃先生認為影響不大:“價格受很多原因決定,不可能因為一則新聞就引起很大波動”。商家基本道出了正常的市場行情,影響價格漲落的主要原因,還是供需情況:產量增長了,市場供應充分,價格就下降。如果動輒扯到什么幾十億“灰飛煙滅”、產業(yè)受困上去,恐怕還是為了吸睛、追求流量而危言聳聽。
實際上,類似的“車厘子傳聞”早已屢見不鮮。檢索網絡發(fā)現(xiàn),早在多年前,諸如“車厘子有毒?女子一口氣吃四五十顆,竟暈倒在廁所”“還想‘車厘子自由’么?女子5天吃掉6斤,結果排‘血便’暈倒入院”之類的消息就充斥網絡。
如今再出現(xiàn)一個“5斤車厘子吃進搶救室”,就得出所謂車厘子行業(yè)59億元將“灰飛煙滅”的結論,顯然不是那么回事。細究該網友視頻內容,其所謂每個車厘子集裝箱至少損失20萬元就是個人揣測,進而認為國內預計到貨的2.9萬個車厘子集裝箱每箱損失20萬元,并得出所謂59億元“灰飛煙滅”,這樣的換算更是無稽之談。
由此可見,這兩者不但因果邏輯未必成立,推論更是不嚴謹。所謂車厘子行業(yè)“面臨絕境”不過是夸大其詞。
相反,真正要警惕的是,在當今媒體發(fā)達、信息龐雜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這類危言聳聽的信息對產業(yè)和市場的不良沖擊。由于信息不對稱,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辨析這類傳聞,做出理性的選擇。那么,夸張傳聞很可能影響一些人的消費選擇,從而對行業(yè)產生一定影響。正如有商家所言:“車厘子剛上市沒多久就出了新聞,多少會有點影響。有些消費者會比較擔心?!边@種適度的擔憂是正常的。健康的市場環(huán)境,需要有充分、透明的信息。否則,消費者就可能受到小道消息或虛假傳聞的蒙蔽。
這也意味著,相關行業(yè)需要重視科普宣傳工作,減輕消費者的顧慮,不要讓危言聳聽危害到整個行業(yè)。其實,正如受訪市民所言,“東西吃多了往往都會不舒服,這和車厘子本身沒什么關系”。實際上,除了車厘子,很多時令水果吃多了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說到底,自媒體理應多向社會公眾普及常識,而不是為了追求流量而罔顧常識,甚至以危言聳聽忽悠公眾,禍害民生產業(yè)。(冷河)